第十五回 “富裕繁华”的宋朝(4K+)
推荐阅读: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、弃宇宙、我的帝国无双、明天下、唐枭、乘龙佳婿、长宁帝军、医妃惊世、盛唐风华、逍遥游
武林中文网 www.50zw.io,最快更新憋屈历史毁灭者最新章节!
上回书说到,彭毅诚在梁山众兄弟面前,重新解说了‘替天行道’的意思,提出了梁山接受招安后的纲领。就安排了山上家眷,乘坐那后勤马车去了九宫岭安居。梁山大军此时才出发赶往汴京城外。
彭毅诚带着梁山大军,一路赶下梁山,先到了那济州城,向那太守张叔夜辞行。
太守自然是大排筵席,款待梁山众多头领,赏劳三军人马。
估计在这太守心里,早已喜不自胜,庆幸送走了这一班瘟神。
梁山军马吃喝完毕,便辞了张太守,出城进发。
彭毅诚骑着那‘照夜玉狮子’,威风凛凛地带领众多军马,直接朝那东京汴梁而去。
待大军快出济州时,他又命戴宗、燕青二人,先行去京师宿太尉府中禀报。
不过两三日,宿太尉见得戴宗、燕青二人。
随即便进了宫内,将梁山大军开拔朝京之事,奏知徽宗。
徽宗听了宿太尉的奏报,当即大喜,便差遣宿太尉带了一个御驾指挥使,手持旌旄节钺,去半路上迎接。
当下宿太尉领了圣旨,带上御驾指挥使,领了二十军马,一路赶去和梁山大军汇合。
且说彭毅诚这边,正带着十万大军,队列整齐地往汴京的方向赶路。
队伍最前面,打著两面红旗;一面上写着“保民”二字,一面上书“护国”二字。
梁山众头领大多坐着高头大马,戎装披挂一应俱全,惟有吴用、萧让、乐和等军师文人,坐着几辆后勤马车,悠悠哉哉跟着大军赶路。
出了济州地界,又过了三日,便进了大名府地界。
却有一队三五千步军,在大路上扎了几个木栅栏,拦住了梁山大军的去路。
只是这一队官军,只是些老弱不堪的乡兵而已,彭毅诚哪里将他们放在心上。
却也不去招惹他们,只是在附近一处林中,令大军安营扎寨。
那队官军看梁山大军离去了,也不敢追击,全都瘫在地上,任由军校大骂,也不愿起身。
那边梁山大军寻了个地方安营。
彭毅诚也不歇息,带着几个亲兵出了营寨,在树林四处巡视,以防官军偷袭。
倒不是彭毅诚怕了那三五千乡兵,只是他毕竟只是个现代宅男。
虽也写过古时的战场厮杀,却不过是之上谈兵,对如何调兵遣将、攻杀战守,完全没有了解。
这一路梁山大军赶赴汴京,少说要行军数百里。
虽不用上阵杀伐、攻城破敌,却也是个了解如何统领大军的机会。
因此,这几日他常常向林冲、呼延灼、关胜等人虚心请教,对这军中如何调配辎重、安排行止、安营扎寨、探查敌情,俱都细细了解了一番。
每到大军扎寨之时,他还亲自四处巡查一番,了解周围山川地形、草木环境。
就为了熟悉这古时的大军,如何选择安营之处,如何预防夜袭,如何避免水攻、火攻等一应统兵所需知晓的事项。
要知在这大宋朝,文贵武贱,朝中官吏,往往十分轻贱武将。
宋江原本便是个押司,虽喜枪棒,但却以文人自居。
以前在山寨,对大军操练、统领之事,并不放在心上,常常交给下面擅长领兵的头领负责。
自己只是居中调配、发号施令而已。
现在不但四处请教兵事,还如此热血操练统军的手段。
看在那些行伍出身的头领眼中,全都兴奋不已。
但在柴进、吴用、萧让等人眼中,却是有些自降身份。
彭毅诚却不管他们的想法,北宋末年正是乱世将临,枪杆子里出政权,才是如今的大势。
作为一个势力的统领,如果不能统兵作战,不善攻杀战守,早晚成了他人的踏脚石。
待彭毅诚巡营结束,忽见营外西侧,有几道烟柱,冲天而起。
他不敢大意,带了一百马军,朝着烟柱方向,去查看情况。
此时守护营门的,正是关胜、徐宁二位头领,两人见大哥只带一百军马出营,哪敢放他过去。
见拗不过他,关胜又带了400马军,凑了500马军,跟着彭毅诚一路去查看那烟柱的来历。
一队人行不过七八里,远远便见了一个村庄。
村里只有十几座茅草土房,看来破旧不堪,便知村里并没有乡绅富户。
至于那几道烟柱,是几座土屋上的茅草,不知被谁引燃了,才冒将起来的。
彭毅诚怕吓着村民,勒停了胯下宝马,带着关胜和50名军士,徒步进了村内。
待走得进了,竟看到十几个乡兵,正围着几个农户大施拳脚。
旁边还有一个军校,对着周围其他村民大喝:“你等贱民,不知我朝廷官军兵威。不过征些粮食,也敢推三阻四。今日,如不交够二十石粮食,全村俱按贼寇论处,砍下尔等人头领赏!莫怪军爷我,言之不预!”
村里一位年长的老者听了,急忙冲到那军校面前跪下,年过半百的老人,竟哭的如同稚子一般。
那老者匍匐在地,磕头如捣蒜般哀求道:
“军爷,军爷!去岁天旱,地里收成不好。
年初道君圣上要征花石纲,我村里众人为‘抵徭役’,便交了十五石粮食。后府中‘小法场’来人收‘田赋’‘身丁钱’,又交了三十石粮食。再交过王员外家的租子,我全村老小六十余口人,仅剩二十几石粮食活命。
军爷要再拿去二十石粮食,我一村老小,便活不下去了。”
这军校如是年轻时,倒还有些软心肠,但在乡兵里呆的久了,什么事也做过,早练了一番铁打的心肠。
他这次来这村庄,就是因那梁山大军压境,才奉知府之命,来这抵挡贼寇。
可太守只管派兵遣将,却不管这粮草、军饷。
只给了道手书,让他们自己征缴钱粮。
既然如此,他们在周边村寨征粮,岂不是天经地义之事。
至于这些贱民的死活,和他有什么关系。
当下抬脚,便待踢死这老汉,给其他贱民,看看他的厉害。
可惜,还不等他下脚,忽的从几十步外,飞来一只八面棱金锤。
还不等十几个官军兵士反应,就将这军校的脑袋砸飞了。
等着些兵士抽刀应敌,却哪里还来得及。
便被十几个梁山军士,俱皆按在地上,动弹不得。
彭毅诚此时才缓缓走进村里。
之间他此时双目圆睁、面沉似水,浑身的杀气,吓得在场村民,全都瘫在了地上。
彭毅诚看村民们害怕,这才稳了稳心神。
走过去扶起跪在地上的老者,然后看着四周被按在地上的官军兵士,沉声问道:“你等为何在此残害乡民!?”
这些乡兵何时见过此等阵仗,都吓得两股战战,有个伶俐些的,忙不迭回道:“回爷爷的话,我等,我等俱是大名府的乡兵,奉太守之命,之命,前来堵截梁山义军……”
他倒是聪明,看出这些人必是那刚刚离去的梁山贼寇,嘴上却不敢又半点轻辱,生怕直接被对方砍了了事。
彭毅诚猜这大名府的知府,应该还未收到梁山已被招安的消息。
这才派兵拦阻。
可惜,这大名府此前曾被梁山攻破,府中的厢军早被杀散了。
如今竟然只能派些乡兵充数。
看看四周畏畏缩缩的村民,彭毅诚也不说话,让手下军士将那些着火的茅屋救下。
又带着关胜随意进了几个茅屋。
无不是家徒四壁、破布阑珊。
有一家孩子较多,更是凄惨。
一家3个孩子,竟只能同穿一条裤子。
晚上就靠‘埋土’保暖。
问了问那老者,这村子在大名府,还算是中等偏上的。好歹没有饿死过人。
其他偏远些的村子,卖儿卖女、易子而食的事情,都屡见不鲜。
这让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彭毅诚,如遭雷击一般,满腔的愤怒,几乎让他疯狂。
他无数次在史书上,看到过饿殍千里、白骨漫地,看到过民如草芥、易子而食,更看到过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故事。
但那些TM不过是些文字啊!
现在,摆在他面前的都是些活生生的人。
他将直播的镜头对准了这些穷困潦倒,就连生存都要维持不下去的北宋百姓,用从未有过的沉重口气,在直播间里说道:
“我听过一句话: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畏之。
以前我是很懂这句话的意思,现在我终于彻底明白了。一个让百姓连活下去,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朝廷和国家,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。”
已经达到279万人的直播间里,此时竟没有一个人发弹幕。
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,哪怕是贫困山村里的,也没见过如此凄惨的景象。
过了十几分钟,才有一个比较精通历史的观众,发出了几条很长的弹幕。
“宋时,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,养兵之费约五千万,乃是六分之财,兵占其五。”
“宋时,民生子必纳添丁钱,岁额百万,民贫无以输官,故生子皆溺死。”
“徽宗时期,在蔡京主持下,朝廷将盐、铁、米、油、醋、茶、酒、布匹等生活必需品,全部纳入国家专营。这些专营的商品,因为没有竞争,全都变得质次价高,又变向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。”
“徽宗时期,仅著名农民起义的就有十几处,除了众所周知的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,还有青州张仙、济南府孙列、沂州武胡、大名府杨天王、郓州李太子、密州徐进、水鼓山刘大郎等人,这些起义规模从十几万人都几万人不等,其余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是数不胜数。”
……
看着直播画面上,那些面色蜡黄、骨瘦如柴、破履阑珊的北宋百姓,
弹幕上,熟悉历史的观众列举出来的这些文字,哪里还是一行行故纸堆里的章句。
全都变成一个个鲜血淋漓的画面。
仿佛大宋历史的字里行间当中,每一行都写着‘吃人’二字。
无数曾经将宋朝幻想成一个:“经济高度繁荣,文化极度发达,百姓安居乐业,刑法宽松,言论自由的理想社会。”
此时,都有一种梦中惊醒的失落感。
当然,也有很多人依然为宋朝辩护着,认为这直播的不过是《水浒传》的世界,又不是真正的北宋。
可惜,眼前的画面摆在那里。
再愿意相信这种鬼话的人,却没有几个了。
彭毅诚此时也不管观众如何反应,唤来一个喽兵,教他回营传令,让梁山大小头领,尽来这村中见他。
不过一刻,大小头领俱来了村中。
彭毅诚将方才之事,给众头领说了,几个穷苦出生的头领,皆是义愤填膺。
那李逵更是气疯了,挥着一对板斧,嚷嚷道:“哥哥,让铁牛俺带2000弟兄,去砍了那些乡兵。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百姓。”
彭毅诚拉住他,问道:“杀了这几千乡兵容易,但如今我大宋境内,似这等的事情,随处可见。我且问你,你能杀得了几个?!”
李逵被他说得一愣,想了半晌,脑子都痛了,也不知怎么办。
只能没好气道:“铁牛哪里知道这些?也只能遇见一个,便杀一个罢了。”
彭毅诚不去理他,又看着其他兄弟,问道:“你们来说,如今我大宋民不聊生,百姓但求活命都难!到底因为什么?”
“贪官污吏横行!”
“地主乡绅霸道!”
“朝中奸臣众多!”
……
众人纷纷说了几个理由,也不过老生常谈罢了。
彭毅诚却摇摇头,道:“这些不过是癣疥之疾。如今大宋的问题,便是不公、便是不均。百姓无片瓦立足,却要接受横征暴敛,养活整个朝廷;士绅、富户兼并大片土地,却不用缴纳任何税赋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等有一日,天下百姓再无活路,必然纷纷揭竿而起,再加上辽国人常常扣边。到那时,恐怕我大宋只能落得国破家亡、生灵涂炭。”
他这话却只说了一半。
其实在封建王朝的和平时期,生产力有限,土地有限,但人口却往往爆炸式增长。
最后总有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粮食,养不活这么多人口的一天。
再遇到个天灾人祸,加上土地兼并、官僚机构腐化等因素,朝廷自然就会被活不下去的百姓推翻。
然后便是连年战乱,等人口下降到一定数量,才会建立起一个新的朝代。
如此轮回往复,就如同陷入魔咒一般。
想要解决,彭毅诚所知的,只有两种方法。
要不然就发动战争,就和欧洲大航海时一样,通过殖民和奴役其他国家的土地和人口,来解决自己国内资源紧缺的问题。
要不然就提高生产力,用有限的土地,生产出足够全大宋百姓都能吃饱的粮食。
这两条路走不通,不管你怎么折腾,最终一个朝代也必将走向灭亡。
当然,既然彭毅诚来到这个世界上来,便能用自己的外挂,带领梁山众兄弟,走出第三条路来。
而这第三条路,便就是后话了。
此时,彭毅诚看大部分头领,都被他的话所震动,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。
他也不催,统一思想之事,欲速则不达。
彭毅诚看山村事了,便不再多言,将安顿村民之事,留给吴用处理。
他自己转身离开了山村,回营中派出2000马军,直接将那一队乡兵打散了,尽皆赶回大名府,不让他们再搅扰附近的百姓。
第二日一早,梁山大军再次出发。
周围几个村里的百姓们,因知道梁山大军把他们赶走了竟然跪在大道两侧,祈求梁山大军不要离去。
可最终彭毅诚还是咬咬牙,带着十万大军,重新上路了,赶往汴京。
因为还有太多人,等着他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。
……
欲知后事,且听下回分解!
上回书说到,彭毅诚在梁山众兄弟面前,重新解说了‘替天行道’的意思,提出了梁山接受招安后的纲领。就安排了山上家眷,乘坐那后勤马车去了九宫岭安居。梁山大军此时才出发赶往汴京城外。
彭毅诚带着梁山大军,一路赶下梁山,先到了那济州城,向那太守张叔夜辞行。
太守自然是大排筵席,款待梁山众多头领,赏劳三军人马。
估计在这太守心里,早已喜不自胜,庆幸送走了这一班瘟神。
梁山军马吃喝完毕,便辞了张太守,出城进发。
彭毅诚骑着那‘照夜玉狮子’,威风凛凛地带领众多军马,直接朝那东京汴梁而去。
待大军快出济州时,他又命戴宗、燕青二人,先行去京师宿太尉府中禀报。
不过两三日,宿太尉见得戴宗、燕青二人。
随即便进了宫内,将梁山大军开拔朝京之事,奏知徽宗。
徽宗听了宿太尉的奏报,当即大喜,便差遣宿太尉带了一个御驾指挥使,手持旌旄节钺,去半路上迎接。
当下宿太尉领了圣旨,带上御驾指挥使,领了二十军马,一路赶去和梁山大军汇合。
且说彭毅诚这边,正带着十万大军,队列整齐地往汴京的方向赶路。
队伍最前面,打著两面红旗;一面上写着“保民”二字,一面上书“护国”二字。
梁山众头领大多坐着高头大马,戎装披挂一应俱全,惟有吴用、萧让、乐和等军师文人,坐着几辆后勤马车,悠悠哉哉跟着大军赶路。
出了济州地界,又过了三日,便进了大名府地界。
却有一队三五千步军,在大路上扎了几个木栅栏,拦住了梁山大军的去路。
只是这一队官军,只是些老弱不堪的乡兵而已,彭毅诚哪里将他们放在心上。
却也不去招惹他们,只是在附近一处林中,令大军安营扎寨。
那队官军看梁山大军离去了,也不敢追击,全都瘫在地上,任由军校大骂,也不愿起身。
那边梁山大军寻了个地方安营。
彭毅诚也不歇息,带着几个亲兵出了营寨,在树林四处巡视,以防官军偷袭。
倒不是彭毅诚怕了那三五千乡兵,只是他毕竟只是个现代宅男。
虽也写过古时的战场厮杀,却不过是之上谈兵,对如何调兵遣将、攻杀战守,完全没有了解。
这一路梁山大军赶赴汴京,少说要行军数百里。
虽不用上阵杀伐、攻城破敌,却也是个了解如何统领大军的机会。
因此,这几日他常常向林冲、呼延灼、关胜等人虚心请教,对这军中如何调配辎重、安排行止、安营扎寨、探查敌情,俱都细细了解了一番。
每到大军扎寨之时,他还亲自四处巡查一番,了解周围山川地形、草木环境。
就为了熟悉这古时的大军,如何选择安营之处,如何预防夜袭,如何避免水攻、火攻等一应统兵所需知晓的事项。
要知在这大宋朝,文贵武贱,朝中官吏,往往十分轻贱武将。
宋江原本便是个押司,虽喜枪棒,但却以文人自居。
以前在山寨,对大军操练、统领之事,并不放在心上,常常交给下面擅长领兵的头领负责。
自己只是居中调配、发号施令而已。
现在不但四处请教兵事,还如此热血操练统军的手段。
看在那些行伍出身的头领眼中,全都兴奋不已。
但在柴进、吴用、萧让等人眼中,却是有些自降身份。
彭毅诚却不管他们的想法,北宋末年正是乱世将临,枪杆子里出政权,才是如今的大势。
作为一个势力的统领,如果不能统兵作战,不善攻杀战守,早晚成了他人的踏脚石。
待彭毅诚巡营结束,忽见营外西侧,有几道烟柱,冲天而起。
他不敢大意,带了一百马军,朝着烟柱方向,去查看情况。
此时守护营门的,正是关胜、徐宁二位头领,两人见大哥只带一百军马出营,哪敢放他过去。
见拗不过他,关胜又带了400马军,凑了500马军,跟着彭毅诚一路去查看那烟柱的来历。
一队人行不过七八里,远远便见了一个村庄。
村里只有十几座茅草土房,看来破旧不堪,便知村里并没有乡绅富户。
至于那几道烟柱,是几座土屋上的茅草,不知被谁引燃了,才冒将起来的。
彭毅诚怕吓着村民,勒停了胯下宝马,带着关胜和50名军士,徒步进了村内。
待走得进了,竟看到十几个乡兵,正围着几个农户大施拳脚。
旁边还有一个军校,对着周围其他村民大喝:“你等贱民,不知我朝廷官军兵威。不过征些粮食,也敢推三阻四。今日,如不交够二十石粮食,全村俱按贼寇论处,砍下尔等人头领赏!莫怪军爷我,言之不预!”
村里一位年长的老者听了,急忙冲到那军校面前跪下,年过半百的老人,竟哭的如同稚子一般。
那老者匍匐在地,磕头如捣蒜般哀求道:
“军爷,军爷!去岁天旱,地里收成不好。
年初道君圣上要征花石纲,我村里众人为‘抵徭役’,便交了十五石粮食。后府中‘小法场’来人收‘田赋’‘身丁钱’,又交了三十石粮食。再交过王员外家的租子,我全村老小六十余口人,仅剩二十几石粮食活命。
军爷要再拿去二十石粮食,我一村老小,便活不下去了。”
这军校如是年轻时,倒还有些软心肠,但在乡兵里呆的久了,什么事也做过,早练了一番铁打的心肠。
他这次来这村庄,就是因那梁山大军压境,才奉知府之命,来这抵挡贼寇。
可太守只管派兵遣将,却不管这粮草、军饷。
只给了道手书,让他们自己征缴钱粮。
既然如此,他们在周边村寨征粮,岂不是天经地义之事。
至于这些贱民的死活,和他有什么关系。
当下抬脚,便待踢死这老汉,给其他贱民,看看他的厉害。
可惜,还不等他下脚,忽的从几十步外,飞来一只八面棱金锤。
还不等十几个官军兵士反应,就将这军校的脑袋砸飞了。
等着些兵士抽刀应敌,却哪里还来得及。
便被十几个梁山军士,俱皆按在地上,动弹不得。
彭毅诚此时才缓缓走进村里。
之间他此时双目圆睁、面沉似水,浑身的杀气,吓得在场村民,全都瘫在了地上。
彭毅诚看村民们害怕,这才稳了稳心神。
走过去扶起跪在地上的老者,然后看着四周被按在地上的官军兵士,沉声问道:“你等为何在此残害乡民!?”
这些乡兵何时见过此等阵仗,都吓得两股战战,有个伶俐些的,忙不迭回道:“回爷爷的话,我等,我等俱是大名府的乡兵,奉太守之命,之命,前来堵截梁山义军……”
他倒是聪明,看出这些人必是那刚刚离去的梁山贼寇,嘴上却不敢又半点轻辱,生怕直接被对方砍了了事。
彭毅诚猜这大名府的知府,应该还未收到梁山已被招安的消息。
这才派兵拦阻。
可惜,这大名府此前曾被梁山攻破,府中的厢军早被杀散了。
如今竟然只能派些乡兵充数。
看看四周畏畏缩缩的村民,彭毅诚也不说话,让手下军士将那些着火的茅屋救下。
又带着关胜随意进了几个茅屋。
无不是家徒四壁、破布阑珊。
有一家孩子较多,更是凄惨。
一家3个孩子,竟只能同穿一条裤子。
晚上就靠‘埋土’保暖。
问了问那老者,这村子在大名府,还算是中等偏上的。好歹没有饿死过人。
其他偏远些的村子,卖儿卖女、易子而食的事情,都屡见不鲜。
这让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彭毅诚,如遭雷击一般,满腔的愤怒,几乎让他疯狂。
他无数次在史书上,看到过饿殍千里、白骨漫地,看到过民如草芥、易子而食,更看到过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故事。
但那些TM不过是些文字啊!
现在,摆在他面前的都是些活生生的人。
他将直播的镜头对准了这些穷困潦倒,就连生存都要维持不下去的北宋百姓,用从未有过的沉重口气,在直播间里说道:
“我听过一句话: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畏之。
以前我是很懂这句话的意思,现在我终于彻底明白了。一个让百姓连活下去,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朝廷和国家,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。”
已经达到279万人的直播间里,此时竟没有一个人发弹幕。
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,哪怕是贫困山村里的,也没见过如此凄惨的景象。
过了十几分钟,才有一个比较精通历史的观众,发出了几条很长的弹幕。
“宋时,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,养兵之费约五千万,乃是六分之财,兵占其五。”
“宋时,民生子必纳添丁钱,岁额百万,民贫无以输官,故生子皆溺死。”
“徽宗时期,在蔡京主持下,朝廷将盐、铁、米、油、醋、茶、酒、布匹等生活必需品,全部纳入国家专营。这些专营的商品,因为没有竞争,全都变得质次价高,又变向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。”
“徽宗时期,仅著名农民起义的就有十几处,除了众所周知的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,还有青州张仙、济南府孙列、沂州武胡、大名府杨天王、郓州李太子、密州徐进、水鼓山刘大郎等人,这些起义规模从十几万人都几万人不等,其余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是数不胜数。”
……
看着直播画面上,那些面色蜡黄、骨瘦如柴、破履阑珊的北宋百姓,
弹幕上,熟悉历史的观众列举出来的这些文字,哪里还是一行行故纸堆里的章句。
全都变成一个个鲜血淋漓的画面。
仿佛大宋历史的字里行间当中,每一行都写着‘吃人’二字。
无数曾经将宋朝幻想成一个:“经济高度繁荣,文化极度发达,百姓安居乐业,刑法宽松,言论自由的理想社会。”
此时,都有一种梦中惊醒的失落感。
当然,也有很多人依然为宋朝辩护着,认为这直播的不过是《水浒传》的世界,又不是真正的北宋。
可惜,眼前的画面摆在那里。
再愿意相信这种鬼话的人,却没有几个了。
彭毅诚此时也不管观众如何反应,唤来一个喽兵,教他回营传令,让梁山大小头领,尽来这村中见他。
不过一刻,大小头领俱来了村中。
彭毅诚将方才之事,给众头领说了,几个穷苦出生的头领,皆是义愤填膺。
那李逵更是气疯了,挥着一对板斧,嚷嚷道:“哥哥,让铁牛俺带2000弟兄,去砍了那些乡兵。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百姓。”
彭毅诚拉住他,问道:“杀了这几千乡兵容易,但如今我大宋境内,似这等的事情,随处可见。我且问你,你能杀得了几个?!”
李逵被他说得一愣,想了半晌,脑子都痛了,也不知怎么办。
只能没好气道:“铁牛哪里知道这些?也只能遇见一个,便杀一个罢了。”
彭毅诚不去理他,又看着其他兄弟,问道:“你们来说,如今我大宋民不聊生,百姓但求活命都难!到底因为什么?”
“贪官污吏横行!”
“地主乡绅霸道!”
“朝中奸臣众多!”
……
众人纷纷说了几个理由,也不过老生常谈罢了。
彭毅诚却摇摇头,道:“这些不过是癣疥之疾。如今大宋的问题,便是不公、便是不均。百姓无片瓦立足,却要接受横征暴敛,养活整个朝廷;士绅、富户兼并大片土地,却不用缴纳任何税赋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等有一日,天下百姓再无活路,必然纷纷揭竿而起,再加上辽国人常常扣边。到那时,恐怕我大宋只能落得国破家亡、生灵涂炭。”
他这话却只说了一半。
其实在封建王朝的和平时期,生产力有限,土地有限,但人口却往往爆炸式增长。
最后总有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粮食,养不活这么多人口的一天。
再遇到个天灾人祸,加上土地兼并、官僚机构腐化等因素,朝廷自然就会被活不下去的百姓推翻。
然后便是连年战乱,等人口下降到一定数量,才会建立起一个新的朝代。
如此轮回往复,就如同陷入魔咒一般。
想要解决,彭毅诚所知的,只有两种方法。
要不然就发动战争,就和欧洲大航海时一样,通过殖民和奴役其他国家的土地和人口,来解决自己国内资源紧缺的问题。
要不然就提高生产力,用有限的土地,生产出足够全大宋百姓都能吃饱的粮食。
这两条路走不通,不管你怎么折腾,最终一个朝代也必将走向灭亡。
当然,既然彭毅诚来到这个世界上来,便能用自己的外挂,带领梁山众兄弟,走出第三条路来。
而这第三条路,便就是后话了。
此时,彭毅诚看大部分头领,都被他的话所震动,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。
他也不催,统一思想之事,欲速则不达。
彭毅诚看山村事了,便不再多言,将安顿村民之事,留给吴用处理。
他自己转身离开了山村,回营中派出2000马军,直接将那一队乡兵打散了,尽皆赶回大名府,不让他们再搅扰附近的百姓。
第二日一早,梁山大军再次出发。
周围几个村里的百姓们,因知道梁山大军把他们赶走了竟然跪在大道两侧,祈求梁山大军不要离去。
可最终彭毅诚还是咬咬牙,带着十万大军,重新上路了,赶往汴京。
因为还有太多人,等着他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。
……
欲知后事,且听下回分解!